首页关于我们华教资讯品牌项目孔子学院志愿者之家活动掠影资源中心
志愿者风采
志愿者风采
下载专区
 
志愿者风采
您的位置: 首页>志愿者之家>志愿者风采>正文

【华大海外志愿者风采】仰光这一年

2016-11-17 11:05 汪甜甜  审核人:

华侨华人研究学院  缅甸福星孔子课堂志愿者  汪甜甜


缅甸是个毗邻中、印的东南亚国家,很多人可能和一年前的我一样,对这里的印象停留在昂山素季、落后以及闭塞这几个词汇上,总觉得她和我们是邻居,却不像隔壁的泰国那么亲昵,甚至新闻上提起这个国家时,大家会在脑海里搜索好半天,然后恍然大悟,“哦!原来是和云南接壤的那个缅甸啊。”于我而言,这是个神秘的国度,因为在真正只身来此之前,缅甸不过是教科书上的一个名词,虽然临行前也在网络上搜索了很多关于这个国家的资讯,但真正身临其境,你才能对周遭的一切感同身受,才有可能破除误解,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体验生命,体味不曾经历的人生的魅力。我想,这就是我近一年的志愿者生涯里最大的收获吧。

2015年5月31日,飞机在伊洛瓦底江上空盘旋着即将着陆,视线透过玻璃窗,穿过厚厚的云层,极目望去便是我们一行9人的目的地—仰光。一位同事的比喻很是形象,他说:“仰光像是个赤身裸体的孩子,躺在大地母亲是怀中。”我在心里默念加油,新的挑战正招摇着迎面而来。

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世界在紧密联结中发展着,信息资讯高度发达;有人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差的时代,金钱操控着世界,信仰的缺失,资源匮乏。而仰光于我的最初印象,是时光外的旧美人,我仿佛回到了父母一辈年轻的时代。一如人们所知,这里贫穷落后、通讯不便,亦如大家不知,这里的人民淳朴虔诚,拥有向善的源动力。近几年,国内的年轻人开始浮躁不安,欲望与能力不匹配,社会鼓吹“成功学”,人人都在“鸡汤”里获得勇气,又在现实面前鼻青脸肿,大家常说生活需要正能量,然而在仰光,你无需刻意寻找,到处都是让你放慢脚步,思索人生的机会。这里的时间比国内慢一个半小时,生活的节奏慢半拍,由于全国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民众都是虔诚的佛教徒,所以路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佛寺和静修冥想的百姓,就连野狗都是懒洋洋地躺在马路上乘凉。我常常想,当周遭的一切都慢了下来,是不是也给我们疗愈心灵带来了新的契机?

飞机抵达仰光后,福星语言与电脑学苑孔子课堂的老师就把我们一行9人接往不同的目的地,我被分在位于仰光市中心唐人街的总部,还有的老师分在其他分课堂,大家先去自己的教学点熟悉了一下环境之后,总部为欢迎我们这批新的志愿者老师,安排了一场欢迎晚宴,在这场晚宴上所有的志愿者老师齐聚一堂,大家分别做了自我介绍,也为我们的志愿者生活拉开了序幕。

我所任教的福星孔子课堂总部,是一个依托缅甸福建同乡总会为基础的语言电脑培训学校。由于缅甸官方至今没有承认汉语教育的合法地位,所以很多爱国侨领和侨社侨团就以培训班的形式传播汉语教育、弘扬中华文化,我们的福星孔子课堂就是其中之一。2008年福星语言与电脑学苑与中国国家汉办合作,创办了现在的孔子课堂,除了教授汉语之外,学校还开设了电脑培训班、舞蹈技能班等中华才艺课程,此外每年的汉语水平考试(HSK)前,学校还会展开为期三个月的考试辅导工作,专门针对报名参考的学员进行学习。经过近8年的发展,福星孔子课堂已初具规模,并多次承办仰光赛区的“汉语桥”比赛、福建同乡会敬老晚会等不同形式传播中华文化的活动。由于学校属于培训机构性质,但又有多元的工作需求,这就要求所有的老师拿出自己的十八般武艺,各显神通,尽己所能地完成教学及其他各项工作任务。

老师的首要任务当然就是教学工作了。我们的福星孔子课堂因为是培训班的关系,上课时间会避开惯常的上班和上学时间,一般分为早课和晚课两种课程安排模式。早课在上午9点前下课,而晚课则在下午5点半后开课。坦白说,一开始上班时候,还真是不太习惯这样的设定,尤其是有时候晚课要上到晚上8点,这就意味着我要8点以后才能吃上晚饭,在经历了工作初期的调试阶段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份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这其中支撑我始终认真不懈完成教学工作的最重要的理由就是这群可爱的学生了!

培训学校有别于传统认知上的学校,以我自己的学生为例,最长者年过花甲,最幼者却还是黄口小儿,他们在一个班级里一同学习,这就要求老师授课时不能以单一教学对象为基准备课,要考虑到不同年龄层学生的接收能力。起先,我不太能适应这样的班级,犹记得第一次上课时看着台下齐刷刷的30多双眼睛,太过紧张,明明一节课90分钟,我却在一小时以内说完了自己备好的两节课的内容,说完之后才发现自己语速太快,而对于汉语的初级班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无法接受。我看着那些充满迷惑和怀疑的面庞,心想这下完蛋了,第一枪不但没有打响,反而还令学生失望了。下课后,我有些沮丧,想着不知学生们在心中会怎样评价这个新来的汉语老师,这时一个刚刚课上积极举手发言的男生走过来,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操着不太流利的汉语对我说:“老师,你话太快,慢一点我们懂。”我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抱歉地告诉他我以后会注意的,让他们有意见尽管告诉我。从那以后,每节课结束后我都会留3分钟左右的时间听听学生们对这节课有没有什么建议或改进的地方,渐渐地我自己可以掌握好上课的节奏,也和很多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如果说教学工作是毕业工作后的第一个挑战,那第二个大的挑战就是生活方面的了。我们这一代的独生子女,很多在家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虽不至于娇生惯养,但总免不了在生活方面有这样那样的疏漏,比如我就不太擅长做饭,加上缅餐也不太符合我的口味,所以填饱肚子成了课下的头等大事。好在以前在家,我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常菜,来到缅甸自己动手时总不至于太慌忙,可真正动起手来总觉得味道上差了一些,反复试验后发现,问题主要出在调料和火候上,刚好同事里有擅长烹饪的小伙伴,于是常常向同事讨教,顺便蹭饭,一来二去也增进了同事间的情谊。

记得刚到仰光的第二周就赶上汉语桥仰光赛区的决赛,作为承办单位的福星孔子课堂,所有老师都参与进去,这也是我第一次在海外感受到汉语的魅力,看到选手们能把汉语说得这么好,心里由衷地觉得自豪,同时心里也有些小小的惭愧,这些外国人尚且可以把汉语表达得那么好,作为国人的我们对自己的语言文化了解得真的足够全面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参赛选手是一个刚上大学的女生,她的普通话发音非常标准,在做自我介绍时说自己从小就很爱看中国电视剧,那部经典的《包青天》是她从小到大的最爱,从六岁起她就开始学习汉语,起先是跟着电视剧字幕自学,后来开始去培训学校跟老师学习,比赛时她还俏皮地模仿了一段包大人审案的样子,虽然她比赛后期的发挥不是太好,无缘去中国与世界各国选手进行总决赛的比拼,但在我的心里,这个姑娘在自己的汉语学习过程中就是冠军,她用自己的故事诠释了坚持努力的意义。

在缅甸这一年的经历真要细细数来,可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所有的故事串连在一起,最珍贵的体会莫过于重新认识自己。对于初入社会的我来说,发现自己以前不曾关注的不足之处,犯了错误能够勇于承认和承担,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层层剥开内心,接纳自己的谬误和不安,理解这个世界更多,是我最大的收获。未来很长,路上一定会有荆棘,但越过去会看见鲜花;未来很短,逝者如斯,不舍昼夜,老者回顾一生,往昔仅是一瞬,徒留当下的潸然与释然。想到出国前师门为我送行时导师笑说,“等你做了老师,就知道这些年我栽培你们的良苦用心了。”此刻真的能体会更多。

关闭窗口
访问量人数:

 

华侨大学www.356488.com  版权所有